培训方案
威风锣鼓培训计划

〈一〉:培训大纲

1. 人员基本测试分组            

2. 乐谱基本知识讲解

3. 基本乐谱无乐器练习        

4. 分组分段学习训练

5. 曲牌合成学习训练            

6. 曲牌动作学习训练

7. 曲牌队形学习训练            

8. 入场出场学习训练

9. 全曲合成学习训练            

10. 成品验收

〈二〉:培训细则

1. 鼓手:先学习基本鼓点的打法,然后组成乐句连接,再配合其他乐器合奏。

2. 锣手:先记谱,进行无乐器训练,再进行有乐器训练,***后和其他乐器合奏。

3. 钹手、铙手:钹手和铙手的培训同时进行,绝大多数是一样的曲谱,只是打法不同。训练方法与锣手相同,先记谱,进行无乐器训练,再进行有乐器训练,***后和其他乐器合奏。

4. 锣手与钹手铙手的合奏学习训练

5. 所有乐器合奏学习训练          

6. 个体动作的学习训练

7. 队型变换的学习训练              

8. 入场退场的学习训练

9. 全曲通排拉练

10. 指挥:主要是模仿教练的指挥动作和感觉,以及气质和表情,情绪等,教练再进行解说与训练。

指挥的人员非常重要,要求有非常好的音乐感觉,节奏感,形象气质俱佳。并且要有力量感,凝聚力,号召力,性格要力量型的人员。

威风锣鼓培训--******章:威风锣鼓的介绍

******节:什么是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是诞生和流传在山西省临汾一带的民间传统打击乐,是由鼓、锣、铙、钹、组成的四个声部合奏形式。由于鼓声如雷,钹声清脆,锣鸣镗镗,威风凛凛,所以叫威风锣鼓。他属于清锣鼓、素锣鼓,不与丝竹管弦乐相配合。四个声部,各自独立,有分有合。不管出现哪个声部,鼓是核心,贯穿始终。一般铙可以伴以钹,出现重叠,而在铙击奏时,却不能出现钹的声音。因此通常说:“有钹就有铙、有铙却无钹”的道理》

威风锣鼓同其他民间打击乐一样,没有固定的音高,只有音响、节奏、力度、速度以及技巧,表乐曲的感情,她以连续击奏曲为主,富有色彩变化,其节奏稳健,强弱分明,声震长空,引人入胜。

第二节:威风锣鼓的编制

威风锣鼓的编制,包括乐器的配备比例和队伍组建。乐器配比,通常一的鼓配二个锣,钹和鼓是1:1。铙一般是鼓的1/4,如100人的威风锣鼓队鼓是24个、锣是48个、铙是4、钹是24个。这个比例不是******的,主要是根据乐器体积及音量大小而定,达到声部协调,音响和谐为目的,每个声部的人数,必须成偶数,以便于排列队行,威风锣鼓队的编制,不强求一律,规模可大可小,队员可多可少,一般来说,少则40个人,多则1000人。特殊情况也可以组成100至1000人的队伍在广场表演或者20至60个人的队伍在舞台上表演,因此,应视实际情况和需要而定。不论是20人或者是1000人,每个队伍比寻有一名指挥,队员男女均可,但应有选拔,起码的条件是:身体健康,爱好文艺,对打锣鼓颇有兴趣,愿意学习,不怕吃苦,有一定音乐基础的更好,要根据演奏需要,在排练以前,将队伍的按个头高低分成三类,以便于配比乐器,划分声部。为利于排列队行,小个头是锣、中等个头是鼓、大个头是铙、钹。如果女队员多,全部可以打锣。

第三节:威风锣鼓的源流

威风锣鼓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始于四千年多年前的唐尧时期。尧王建都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据说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出嫁时,就是由当地的锣鼓欢送和迎接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临汾,是中华民族古老慰文化发祥的之一,十万年以前的丁村文化遗址,就在临汾南部,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在繁衍生息在这里,椐史书记载,在唐尧时期,临汾一带,就萌生了用有节奏的打击乐声来伴唱吟歌,这也说明了打击乐***早在此起步,也就是威风锣鼓的诞生提供了孕育的精血和养分,1980年,在紧邻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一带,发掘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寺型立龙山文化,其中,就有鼍(念驼)鼓、土鼓和石磬,这是当前发现***早的乐器,这些古老的乐器,很早就在临汾一带流行。

威风锣鼓一开始,绝非现在如此,也可能只有鼓,其中钹、锣由石片、骨片、陶片、木头等代替,进入青铜时代。发明了铜和冶炼技术,才逐渐有了铜制钹锣。它在历史的长河里,在民间着块肥沃的土壤中,成长着,发育着,健全着,完善着。

威风锣鼓过去用于迎神赛社,朝山进香,求神祁雨,或是年节的社火活动中做前导,没有社火活动的地方,只有村中十字街头,围成一圈,进行敲打,借此热闹。建国以后,则成为节日喜庆中群众文艺活动的一项重要项目和游行队伍的仪仗音乐,改革开放以来,在临汾地、市多次举行威风锣鼓专题比赛的基础上,从队伍、服饰、曲牌、队形、动作、舞姿、技巧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就连它的名字,也在1980年元宵节地区进行的******次锣鼓比赛时,从各地的“锣鼓”“威风”“锣鼓家伙”等不同的叫法,统一为:“威风锣鼓”的,这样,既区别于其它锣鼓,更与本身特点名符其实。

第四节:威风锣鼓的现实意义

时代赋予威风锣鼓以幸运,在本世纪八十年代末,短短几年内,多次参加全省、全国性的重大表演,大大促进威风锣鼓的改革与发展,达到了质的飞跃,演进成今日的赞新面貌,它三次进京表演,名声大噪,依次是1988年全国首届农******动会上,依次是1989年在天安门广场,庆祝国庆四十周年阿专题文艺晚会《我爱你——中国》的录像表演,再一次是1990年在举世瞩目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上。三次表演,震惊了首都,震惊了全国和来自******各国的朋友,威风锣鼓一举成为代表中华民族声威的艺术形式,中外文化名人和新闻工作者,纷纷撰稿评论,赞誉威风锣鼓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遗产”,是古今中外手屈一指的民族鼓乐,是“黄河之魂”“惊世之宝”“中华******鼓”“天下******鼓”。

从此,威风锣鼓不胫而走,全省,全国不少地方,纷纷邀请威风锣鼓教练,为他们表演和传授技艺,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如今的威风锣鼓,已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它不仅仅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参加文艺比赛的重要项目,而且成为省内外、海内外、文化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成为迎接宾客、举行盛会、喜庆典礼、开工剪彩的礼乐,成为活动贸易市场、储金经济交流的良好形式,也成为融洽感情,增进友谊的有效方式。

第五节:威风锣鼓的特点

威风锣鼓为什么如此诱人,博得人们的青睐呢?为什么能够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呢?其原因,还是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特点。

一、个性突出,风格独特,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威风锣鼓突出表现在一个“威”上。演奏起来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粗犷豪放,威武雄壮。音响刚柔相济,跌宕起伏,时而缠绵婉转,曲折悠扬,象山间小溪,潺潺流水,时而紧锣密鼓,掘地荡天,似虎啸雷鸣,声震长空。曲牌结构,严谨流畅,悦耳动听,雅俗共赏。乐器音域宽广,声若洪钟,深沉婚后,刚中有柔。,表演击奏多姿,形体健美,队形变化,繁而不乱,各种技巧交替施展。在加槌樱,、钹饰和鲜艳夺目的服装,呈现着五彩缤纷的诱人景色。这个特点,概括为:“融服饰、舞姿、音响、技巧、队形于一体,即粗犷、剽悍、倔强、好胜、风度于一身”。

临汾,地处黄土高原,水深土厚,人民性多刚直,好气任侠,勤劳俭朴,倔强剽悍。自然条件造就了人,也造就了独特风格的音乐,这种音乐的个性,就像那黄河一样,冲过壶口“卷作千累震地声”。诗言志,乐也言志,他正是黄土高原人们征服、改造自然志向的写照。    

威风锣鼓从它诞生之日起,始终溶在临汾一带的风土民情和数千年的沧海桑田中,脚踏实地的走自己道路,因而古朴典雅,纯正健美,无矫揉造作,无“南腔北调”独有的性格个情趣,蕴藏着强烈的艺术魅力个感染力。所以,聆听它,惊心动魄,催人奋进,观看她,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二、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具有时代气息

威风锣鼓表现的内容,大都是借物言志,托物寄情地歌颂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群众思想感情***直接的流露,反映着人们的理想和追求,表现着时代精神。仅从全区范围内收集的二百首曲牌中举例说明。有借历史故事表现古战场激烈气氛,反映临汾人民勇敢、豪迈气魄和战胜困难的精神。如《单刀赴会》《二仙攀道》《三战吕布》《五马破曹》《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以及《下河东》《金沙滩》《唐王点兵》等,有借物、花草、自然现象翻印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情怀的,如《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老虎下山》《亚子贩蛋》《***咬阵》《风搅雪》《厦破里滚核桃》《小茴香》《刺带花》《乱插花》《银扭丝》《乱撕麻》等有以锣鼓点数字和曲牌顺序,反映当地人们纯朴直爽,朴实无华优良传统美德的,如《起点子》《三点子》《四点子》《五点子》《六点子》《七刹子》《八排子》《九槌子》《十二牌》等等,这就说明威风锣鼓总是把群众生活的所熟悉的声音、景物、事象和感受到的情趣,通过艺术本能,通俗地、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其成为人民的心声,时代的脉搏。因此,不论观赏它、学习他、都喜欢接受。

三、群众性、灵活性、自娱性,生命力强,易于普及

在临汾一带的村镇,几乎都有单独的威风锣鼓队,不少小村也有联队《特们都有自己的传统曲牌,不论男女老幼,都能参加击奏。过去的威风锣鼓队,一般一、二十人多为中老年,198年以来,击奏人员成倍增加,队伍日益扩大,连妇女、儿童都参加登场比赛演出。因此,出现了少儿威风锣鼓队、女子威风锣鼓队。这就说明了威风锣鼓的群众性。

威风锣鼓的自娱性、灵活性,具体反映在生活时间、场合和方式上。平时、节日、白天、黑夜、舞台、广场,或静或动,都可以演奏,当人民劳动之余,高兴的时候,随时可以把乐器拿出来,聚集在一起,自敲自乐。由于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所以在群众当中很容易接受。

威风锣鼓培训--第二章:威风锣鼓记谱与念谱

******节:民间记谱与念谱

威风锣鼓传统曲牌,流传民间的很多,俗称“锣鼓歌”“锣鼓经”。其记录形式,都是符号式口头谱,这些符号,各地不已,大多用圈圈,点点,斜杠。横道和八叉来代替,老百姓看着这些符号,就能流畅地唱出自己村里的锣鼓歌来,书写方法,均系从上倒下竖立而记,如字谱:︱平 平 ︱平叉 平︱框 框︱框框 框 ︱,符号式口读谱书写则是:

例一:Ⅹ    Ⅹ    ⅩⅩ   Ⅹ    、    、    、 、   、

例二:○    ○    ○○   ○    Ⅹ    Ⅹ    ⅩⅩ    Ⅹ

例三:\· \· \Ⅹ \·  ○· ○· ○○○·

例四:○  ○  ○○  ○  ︱  ︱  ︱︱  ︱

随着文字书写和书报横写习惯,有的地方也逐渐改为从左向右的格式纪录,。

上述符号的念音及节拍划分,各有不同。如:例一,Ⅹ代表召钹和铙钹, 、代表锣,每个单独八叉和顿点为一个四分音符,一拍,三个连续八叉和竖杠连起来的蹲点,每个符号为一个八分音符,这样,按照字谱读下来,在时值上则少一半(即一个半分音符)。虽在口读上没有显示,但当地人们却能习惯地把缺少的那一个八分音符读出来。至于铙的声音,也没有显示,而当地群众却知道召钹只拍强拍,自然就把铙的声音显露出来。例二例三例四,都市一个道理,只是符号有所变化。

这些记法,在民间代代相传,它象“密电码”一样,只有本地本村人知道。从符号上看,只体现了锣钹配合的关系,却没有鼓的显示。民间符号式口读谱的念音,也由于方言差别,把锣音也念成镗、当、旦、刚、光、匡、康、锵和1 2 3 4 5 6 7 8 9 等;把钹音念成平、庆、琼、洽、等;把铙念成嘁、擦、叉等;把鼓念成冬、噔、嗵、等等;各有不同。

为了进一步完善、统一威风锣鼓的记谱方法和念音,现参照《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简谱记谱规格,根据威风锣鼓的特点和传统习惯,以字谱和符号相结合的方法,缩编双行记写。如:

上面一行为念音,即钹铙和锣的念音和节拍。队员见平拍钹,见叉拍铙,见匡打锣。下面一行是鼓谱,鼓手按音符击奏。两行曲谱用曲头线相连,拍号记在乐曲开头处,中间有小节线,符号下面有减时线,其他速度、力度、反复、休止、延长等等,都标有记号和注有汉字。基本念音,是按各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钹念平,符号为“平”,铙为叉,符号为“叉”,锣念匡,符号为“匡”,鼓念冬,符号为“Ⅹ”。

第二节:各种符号的说明

威风锣鼓四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基本上是正击,但在运用技巧和闷击、花击以及击奏的位置变化时。字谱和符号则有变化,先列表说明。 —— 保持音记号,即保持力度平衡、扎实、音响饱满,节拍要奏足。

▼ 顿音记号.表示这个音要奏的短促、果断、利落。

‖︰ ︰‖  反复记号。表示在这个中间反复击奏,有几个点就反复几次,***多不能超过四个。

$   DS 段落反复记号,表示在这个记号中间的要反复一次。

∨   换气记号。表示此处要换气。

Ø        重音记号,表示这个音要击奏的坚强有力。

≮   渐强记号。表示要逐渐强起来。

≯   渐弱记号。表示要逐渐弱下来。

字谱
符号
乐器名称
击奏方法
正击
正击
正击
正击
咚隆(都儿)
 
两槌交替击奏
都儿
 
两槌同时轻轻戳鼓
拉打
鼓边
两槌交替击鼓边
次儿
 
钹 铙
两扇钹上下滑击
 
钹 铙
两钹相捂闷击
 
锣边
用锣槌击锣边
所有乐器
休止
 
所有乐器
全部击奏乐器

威风锣鼓培训--第三章:威风锣鼓的乐器

******节:乐器名称及特点

威风锣鼓的乐器、由鼓、锣、钹、铙四种乐器组成。过去还有小斗锣的,现在大多不多用了。

鼓 为全国统称。其形状圆而扁,古称“扁鼓”。其尺寸在62公分至523公分左右.鼓腔高低在30至40公分之间, 鼓锤长短在25至30公分。

建国前后,随着威风锣鼓的改革与发展,其大小几经变化,过去鼓大而重,要用架子执掌或者人抬着,有条件的村子还加上门鼓,所以从不移动表演,但它的共鸣浑厚、震耳欲聋。

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的欣赏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精神焕发,春风得意,敲锣鼓,就很自然得手舞足蹈起来,把民间吹打乐那种萝卜的表演方法,揉进威风锣鼓来,取其“动”变之长,尤其威风之神韵,敲打起来,就要表演,鼓就得表演者自己背,为了方便灵活,鼓就适当缩小,从而就大大提高了威风锣鼓的可视性、观赏性。

锣  铜制,为全国统称,直径40公分,锣边5至7公分,敲起来,不像京锣那样纯正清脆,也不像苏锣那样低沉,而是浑厚沙哑,带有粗犷风味,现在锣的重量轻了,便于推、端、托、举、表演灵活,颇受群众欢迎,由于它体小年轻,数量众多,所以编排队形,考虑动作时,总是以他为基础。

钹  铜制,直径在33至40公分,他的称谓即不统一,它是由两扇钹对击而发出响声,在威风锣鼓里称钹,也有因其共鸣腔大而叫“大腕钹”的,有的地方叫“铙钹’临汾一带简称“钹”。威风锣鼓里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他的音响清脆洪亮,它可以领到一切(乐器),而其他的乐器,则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威风锣鼓曲牌,百分之九十五的丛钹开头的,它非常自由,可任意延长,一人拍钹,可等待他人接锣,所以有号召、呼唤人们来敲锣鼓的意思。

过去的钹,共鸣腔也大,钹扇也大,一般有八斤左右,拍起来嗡嗡作响,威震四方。现在的钹一般有四斤左右,但由于锣鼓队人数众多,加之有了对性和表演,即服装的鲜艳,以视觉上的满足,弥补了音响尚不足。

铙钹 称谓也不统一。有的交钗钹,还有的叫召钹,威风锣鼓利则成为“铙”

我们的看法是:在威风锣鼓里。两扇钹相对而击称谓召钹,上下相叉是铙钹,可见称为“钹”和“铙”。铙在锣鼓队里的数量少,音量小,但他******的作用是掌握节奏,掌握情绪。

在威风锣鼓的曲谱里,铙一般在后半拍的位置击奏,这就说明弱拍铙快于慢,至关重要,决定着曲牌的节奏。故铙手应老练、稳健、节奏感强的人担当。

第二节 乐器的配件与加工

乐器从厂家出厂后,有的并不能使用,还需配件与再加工,现分属于下:

鼓的配件有:

1、 底绳两条。(各一米。尼龙绳******,麻绳、皮条也可以)

2、 背带一条。(三米、以优质布,但可防滑)。

鼓的加工主要是系鼓带,要系的牢靠,系的科学。其步骤:先把底绳系在鼓一侧的两个铁环上,与鼓的另一侧的绳子相等,然后,将两个铁环上的绳子,按鼓手背鼓的角度,给与固定,使其外边长里边短,形成斜角,***后,用背带系在尼龙绳上,剩余的背带,两头要相等,扎成大花起装饰作用,鼓的高低已鼓放在表演者的腹部为宜。这样,背起的鼓,鼓面平稳,不会摇晃。

鼓槌 厂家出厂就可以使用

锣的配件有:

1、 支撑杆一个   粗约3公分,直径长约30公分左右

2、 塑料绳一条 长约50公分

3 、塑料管一条 长约20公分

随着威风锣鼓表演艺术的提高,锣的加工也做了改进,将支撑杆放在锣内侧的1/3处,在支撑两端要锯成马蹄状与罗内侧的弧圆面相吻合,支撑杆的位置要与锣原先的两个小孔成垂直状,然后再支撑杆与锣边接触处,从外面一边,钻得个小孔,用木螺丝拧紧,以防止支撑杆转动,***后,把塑料管套在尼龙绳的中间,将尼龙绳的两头,穿过锣边的两个小孔,拴在支撑杆上,绳子的长度,以手插进塑料管握住支撑杆为宜。

锣槌厂家出厂,即可使用。

钹的配件有:

1 、螺丝两条,长约8公分 直径0.7公分

2 、护手垫两个,用厚橡皮垫做成 ,直径8公分,正中钻一小孔。

3 、塑料管,两条 长约6公分 直径2公分

4 、红黄绿三色绸子40公分见方,各两块

加工:把螺丝穿过护手垫再套上塑料管,然后把螺丝固定在钹碗原先的小孔里,演出时把红黄绿筹资拴在演奏者的两个手的中指上即可。

5、 铙出厂后,即可使用

第三节 乐器的操作方法

鼓 背鼓:双手拿好鼓槌,鼓带斜挎在左肩上,左手在鼓带下伸出以备击鼓,右手则无鼓带的限制,鼓夸好以后,鼓腔紧贴腹部,鼓的前沿要略低一点,双手握住鼓槌的后圪塔,左手举止胸前靠右,右手举止头顶准备开打。敲鼓时,要思想集中,情绪饱满。精神振奋,昂首注目,好像即将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

锣 用左手在锣面的一方,插进塑料套圈,握紧支撑杆,然后根据手的大小整理绳子,知何时部位固定。右手用拇、中、食指握住锣槌底端。

开打前,和鼓的要求一样,思想集中,目视前方,两腿平分,挺胸收腹,右手将锣槌举起,左手按教练要求,或提、端、拖、举。准备开打。

钹 钹加工好后,左手指平展,插入钹与护手垫之间,呈握球状,如手感摇晃,还得紧护手垫,重新绑扎直至牢靠。右手与左手同。

百诏前,两脚平分与肩同宽,两手握诏,诏面向上,曲肘平托与胸前两侧,目视前方。

拍诏,过去有“诏不下与头”的说法。意取激烈、紧凑之势。现在有所发展,有新变化。基本方法有二:一是胸前拍;二是头顶拍。胸前拍,即在胸前的部位两钹合击。合击时,两钹钹碗必须对齐,不仅共鸣好,且乐器不宜损坏。应特别注意的是,两钹合击后,应立即离开,否则形成聚音,钹即裂缝。头顶败,和胸前一样,只是在激烈紧凑的节奏里使用,以显示一种勇往直前,威风粼粼的英姿,加上必要的技巧,给人一种催人上进的力量。

铙钹 铙钹预备时,两手握住铙柄(中间的疙瘩),铙面朝上,平方与胸的两侧,开大后,两铙在胸前上下相擦发出叉叉的声音。故有“铙不过顶”的说法。

铙手要特别注意:①两铙是上下相擦而过,发出叉的声音,不是上下碰撞或斜面相拍发出“平”的音响。②两铙相擦时,铙面不要上下垂直,而要倾斜20度左右,约在全铙五分之四的地方接触相擦,以防擦破手指。③有铙的地方没有诏,有诏的地方却有铙,所以两手上下的手势要一致,一般情况下,强拍右手上,左手下,弱拍右手下左手上。④威风锣鼓里铙的疙瘩,没有气孔,所以不能相互对拍,都则,铙会破裂。

威风锣鼓培训--第四章:击奏与基本技巧

******节:鼓

鼓的类别;威风锣鼓的鼓,基本上有三种。一是现在***普遍、***通用的扁鼓;二是阴阳鼓,即一个鼓手打一个大鼓一个小鼓,大鼓架在架子上,小鼓架在其右侧,摆钹时敲其小鼓,敲锣时敲其大鼓。优点是层次分明,音域宽广,更能显示阴阳对比。三是架子鼓。这种鼓,在击奏时,不能死打,而要弹鼓,还要敲出阴阳鼓的效果。既拍钹时敲鼓的前沿。打锣鼓时敲鼓心,听起来也是轻重缓急,音响丰富,对比显明,悦耳动听。

鼓是威风锣鼓的灵魂、核心,它对威风锣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敲鼓则十分讲究。

敲鼓,不论什么音符,都是右手打强拍,左手打拍。如四分音符,┃ⅹ   ⅹ┃(俗称一点子)如用单槌,即右手打,如用双槌,左右手同时打,八分音符┃ⅹⅹ   ⅹⅹ┃俗称二点子)则右左手先后均匀的各打一下,前八后十六分音符┃ⅹ ⅹⅹ    ⅹ ⅹⅹ┃(俗称三点子),则右手连续打两下,左手打一下,前十六后八分音符,┃ⅹⅹ ⅹ    ⅹⅹⅹ┃(亦称三点子)则右左手个打一下,右手再打一下。再如十六分音符┃ⅹⅹⅹⅹ ⅹⅹⅹⅹ┃(俗称四点子)即在一拍时间里,右左手均匀地交替个打两下。

这是几种***基本的打法,除此根据鼓谱需要,还有一些花采的敲法,以达到刚中带柔,威中透情之目的。

敲鼓帮:用左右鼓槌击打鼓的左右鼓帮,发出嘎嘎的脆声,如:打个打个 打 打个打个  打   打个打个 打个   打个打个 打,此打法仍以右手为“打”左手为“个”敲鼓边,此打法严格地说不是敲,而是利用鼓皮对鼓槌的反弹作用弹出来的效果。即两手虚握鼓槌,手心向上,向前摧到鼓皮边沿,使鼓槌按音符在鼓皮上弹动,敲时要巧,要脆,要轻。 如:这儿的嘟儿,就是敲鼓边。

嗑鼓帮:就是按照节奏用鼓槌前疙瘩,在鼓钉上左右划动,发出︱花儿   花儿︱的音响。

例如:匡匡    匡匡 ︱花儿   匡︱。如花儿是一拍,鼓槌不要回划,如果是花儿花儿   ,那么两手从两侧向前划去,再从前向两侧划回,但必须是在一拍时间完成。

按鼓:多用于后八分休止。

如:匡匡     匡匡   ○匡    匡○

×××   ××   ○×    ×○

在***后一拍与锣配合休止,要干净利落,就必须按鼓。即在***后一拍击鼓后,左手立即用手掌按住鼓面。

闷击:一般用于轻松愉快的情形,即用左鼓槌后端,按住鼓皮,右鼓槌稍轻击鼓,如:

匡   匡   ○   工    工    工    匡    ○

×   ×   ○   工    工    工     匡    ○

工即闷击。

鼓的基本动作:鼓手把鼓背好后,目视前方,右手举槌至头顶,左手扶鼓,或冲跑或齐步走出。打开后胸部略向后倾,两腿分开成马步状,随着节奏两腿自然颤动。

威风锣鼓素以粗狂奔放,慷慨激昂为特点,所以击鼓时,要幅度大动作大。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鼓槌要超过头顶,十六分音符,鼓槌应与胸部相平,这样不仅曲牌听起来威风,动作鼓看起来,更为威风。

鼓的其他动作:都是随着威风锣鼓表演性的增强而发展丰富的。如“马步跳打”(双脚离地面前进或后退同步跳打);“马步跳喊”(同步跳打时加喊声,以增强威风气氛);“左转打”,“右转打”(以一脚为轴心,向左或向右转九十度,转时要有力,落地必有声,要把转、打、下蹲同时在节奏里完成),“左***箭跳前打” “左***箭退后打”等等,可因队形所需而定。应该明确威风锣鼓是打击乐,应以击奏为主,动作多少,要看对威风锣鼓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适当运用。鼓槌的技巧:敲威风锣鼓时,常常会遇到前八分休止符或换气符号,在这短暂的停留中,鼓槌可挽一些花,以增强威风锣鼓的美感。

“单槌花”:右手握住鼓槌的后端,手心向上,利用甩鼓槌的惯性,加上食指的“护送”,使鼓槌以手心为轴心,由外向上再到里,在胸前旋转一周,即算完成。要注意,这是在八分音符的时间里完成。

“双槌花”:他和单槌花的动作要领一样,只是左手有鼓带的限制,只能靠下挽花。盼 头骨“盘头花”:击奏中遇到较慢节奏,为了占满空间,还要显示威风的气慨,才用“盘头花”。即右鼓槌抬高到头顶,逆时针旋转一周落下   。                                                                                                        

鼓点的设计:威风锣鼓的锣钹谱是“死”的,但鼓点是活的,它可因人而定,亦可因情绪而定。因人士对初学者而言,又简到繁,又易到难,如平叉匡︱平叉匡︱,初学者可设计为平叉   匡    平叉   匡    熟练后可设计为 :平叉  匡   平叉  匡

×× ×××  ××   ×                          ×× ×××× ××   ×

由此可找出威风锣鼓鼓点设计的一个规律:即锣钹谱为八分音符时,鼓谱即为八分音符获前八后十六获前十六后八分音符。如果锣钹谱十四分音符,只要不是结束局的***后一拍,一般情况下,鼓谱应设计为十六音符或前八后十六分音符,如︱平平︱匡匡︱,鼓谱就应设计为;×××× ××××︱×××× ×︱,***后一个匡,应设计为四分音符,表示一句的结束。但也有特定情况下的设计,如:匡匡   匡匡  嗨嗨   嗨嗨,四声锣的情况下,为了增加气氛,在敲锣的同时还要加四声嗨,那么就不能打十六分音符,而应打四分音符,更显得震撼有利。

附:鼓练习曲: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第二节:锣

锣的敲法多用于端锣、举锣、托锣、提锣、敲锣边、按锣,

现分述与下:

先讲端锣:左手端锣与肚脐平,前沿略向下倾,右手握住锣槌的底端,打开后,右手从头顶通过耳侧,下到腹部击锣,当锣槌接触锣面的一刹哪,要利用手腕的爆发力甩向锣面。右手击锣时,两腿膝关节随着节奏自然弯曲一下,右手上扬是两腿自然站直,就这样,随着节奏,周而复始的颤动。

再讲举锣:当曲牌有低潮转入高潮,或者打得情不自禁、极其兴奋之际,自然要用举锣。举锣,就是左手把锣举到肩部靠前成45度的地方,右手从头顶的右侧,下到左肩部击锣,其手腕的爆发力和腿的颤动与前述同。

和举锣相关的还有推锣,为了显示高潮,表达情绪的激愤,增强威风锣鼓的气氛,往往以剽悍、粗狂的推锣动作来助威。使之威上加威。

推锣从举锣的部位开始,向左前上方45度的方向推进,可根据教练要求,或注视锣的方向,或注视前方都可以。

推锣一般是在“平”的半拍推起,如 匡平 匡平︱ 匡匡 平平 匡在肩部打,平就的推起,第二拍匡又要把锣拉回到肩部,同时击锣但第二小节******拍就得在肩上打完 匡匡 到平平再推起,推上去停留一拍。按此推锣,如果是 平匡 平︱平匡 平 就是先推锣后半拍击锣,由此可见,推锣是锣表演中的一个动作,也是威风锣鼓的独特之处。

下面讲托锣,托锣和端锣、举锣不一样,前面几种均可利用,腿部颤动是向上的反弹作用,连身躯带推锣一气呵成,而托锣就要靠臂力的支撑。

托锣,身体朝正前方,身体的重量放在右腿上,左腿跨前半步,脚后根着地,脚尖跷起,走、左手持锣,举到头部略靠下的部位击打,击打时曲肘收回,然后再45度的方向,把锣托起,击打时右腿要随着节奏颤动,头部略向后扬,犹如抬头望月。

提锣,在威风锣鼓里是***轻松的敲法,在有高超转入低潮,缓和气氛的同时,是敲锣这也得到喘气的机会才用之。

提锣有多钟敲法,根据情况与队形的需要,可***箭步敲,并可提到腹部敲。

敲锣边:当威风锣鼓进入轻松欢快或抒情段落,可敲锣边,如:大各大各 大    大各大各   大    大各大各 大各 大各大各   大

可敲锣边: 当当   当    当   当    当    当 当   当当    0当      当

再如:锣匡匡 匡匡    0匡   当***后这个当,就是锣边,它虽用的不多,但可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敲锣边根据动作的连贯性,端锣提锣均可。

二、锣的动作

锣的动作与威风锣鼓其他乐器一样,要钢筋、促矿、豪放、美、才能引人入胜。前面讲过的推锣、托锣是表演中的动作,举锣、端锣、提锣都是敲锣的方法,也是基本动作。动作在威风锣鼓发展前进中,产生、提炼、发展的,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下面讲讲训练实践中,

常用的几个动作:

左右甩锣:******排,面向正前方,挺胸收腹,锣面垂直朝前,左腿向左打跨一步,成大马步,与此同时,锣向左甩去。停留在膝盖之上和膝盖之外的部位,第二拍不动,第三拍转向左侧,动作和******拍一样,第四拍不动,不管向左向右,始终要挺胸收腹,面视正前方,当锣从左向右甩的时候,要通过腹部一字甩开,不要弧线,才显得钢筋有力。

上下推拉:******拍,双手扶锣,锣面垂直向前,两臂伸直,推倒头顶,整个身子尽量抬高。第二拍,两腿稍曲,把锣到胸部。第三拍,推拉各一次,第四拍,推上。

如果这两句曲牌连起来,那么左右甩锣,上下推拉也是要练起来的,由此可见当锣连续四拍或者八拍休止,此动作完全是为了充实空间,曾强威风的气概,

众星捧月,当队形变换成若干小组时,小组人数不论多少,均可作此动作,以七人为例,******拍变队形,第二排既成圆形,一人在中间成圆心,两手平着高举,锣面朝上,其余六人成圆,把锣推向上前方,目视铜锣,同时右臂后伸,与左臂成一字形,此时身体的重量放在左腿上,右脚根里地靠后半部虚立。

海底捞月;在众星捧月的基础上,右脚不动,左腿有左侧向后转,左腿大跨步成***健步,锣面朝上,放置膝盖前击打,该动作要大、动一拍完成。

排练中,上述的两个动作经常连贯使用。一气呵成。

三、锣槌的技巧

锣槌的任务有二,一是按曲牌的音符、节奏把锣敲响、敲好,二是掌握运用好锣槌的技巧。但不要单纯的为技巧而技巧,要把技巧与曲牌、技巧与动作,技巧与情感,看作是相互依存,相互刺激,相互作用的效果,是情感的刺激,情绪的发泄,是威风锣鼓发展的必然。

单花槌:右手举过头顶,木制、食指、中指握住锣槌的底端,(达到松而不掉)由上向里,再右下向外,在一拍时间里旋转一周,锣槌又上向里时,手腕要向里向下压,锣槌向外时,加上它旋转的惯性,就会成为锣槌花,单槌花一拍一花,一般是在缓和]抒情的节奏里使用。

如:框   框︱平叉   平︱再第二小节里,一拍一个单槌花,如有双槌花气氛就不吻合。

双槌花,它的握槌及挽花的方法和单槌花一样,只是一拍双花,是在激烈紧奏或进入高潮时使用。

如:︱匡匡 匡匡︱︱匡匡 平平︱,第二小节的第二拍,就要用双槌花,即八分音符挽一花,这样锣槌花和曲牌就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了。

纺线花:它是模仿过去单车防线往出抽纱的动作而得名,是在特定的曲牌中使用,用来抒情、耍彩、起点缀的作用。

挽花时,右手从右侧下部向右后方向开拉,一拍一个花,边拉边挽花,目光随着锣花转,纺线花的挽发和双槌花一样,只是在手的运动中挽成。如:︱匡 匡 ○︱都儿 都儿 都儿 匡︱,这儿的都儿就是挽纺线花。

抛锣槌:它是在威风锣鼓表演中,利用拍钹的间隙,把锣槌高抛两米左右接上再打得一种技巧,从抛到接,时间较短故不宜过高,否则在规定的时间里接不到槌,影响下面的敲锣,同时过高已偏离方向,影响整体队形。

第三节:钹

如何持钹、拍钹、第三章第三节已经讲过,现在已下钹的技巧,钹的技巧十分重要,他的曲牌、形体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如果没有技巧,他将没有生气、没有活力、好像一个只有心脏跳动的植物人一样,所以说,良好的技巧,它不仅使人们体会到“威风”的含义,而且能使威风锣鼓的精髓淋漓尽致的发挥,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钹的主要技巧,就是翻钹,也是威风锣鼓的一绝,翻钹在民间有个说法“钹不下头”。

翻钹总的说就是“前翻”和“后翻”,

前翻,又分“前小翻”、“前大翻”

前小翻:即拍钹后,钹面翻向正前方,称90度角,一般在缓慢节奏里使用。

如:平叉 平︱平叉 平︱可一拍一翻,对钹来说就成了︱平翻 平翻︱平翻 平翻︱。

前大翻:拍钹后,利用手腕的翻转,把钹面向左右两侧,即翻一百八十度。这种翻法,依靠手掌把钹碗控制住牢,不要晃摇,二靠手腕的转动,用好一刹那的爆发力,而且它只能在半拍的时间里完成。

后翻:由分“后小翻”、“后大翻”

后小翻:它和前小翻一样的道理,只是翻的方向相反。

后大翻“也是和前大翻一样,拍完后,向后翻180度,它还往往和前大翻联合起来使用,形成翻270度或者360度。 即拍后,把钹面翻向后90度或 180度,然后顺势翻向前90度或180度。

上述前翻、后翻是钹里常用的***基本的翻法。

还用一种是难度较大,不大常用的翻法,即“拍前翻”。

其翻法是利用拍钹的后八分音符把钹后翻90度,然后按音符拍钹, 拍后再前大翻。整个过程是在一拍半的时间里完成270度的翻钹,如果放在节奏里就是○后翻︱平翻。例如:

匡匡 匡匡︱匡匡 平平︱在第二小节******拍得后半拍就要后翻,也就成了

匡匡 匡匡︱匡匡翻 平平翻︱,通过反复练习,理解节奏,定会熟能生巧取得成功。

随着威风锣鼓的发展,尤其是排列队形的需要,还会产生新的技巧和动作,但只要掌握了

“翻钹”这一基本技巧,也就奠定了拍钹的基础,其他难度,也都会迎刃而解。

第四节:铙

铙,由于上下相镲,就收到了很多限制,加之他有重任在肩,越是热闹,越要冷静,越是激昂,越要稳住阵脚,故技巧不宜过多,

转铙:在镲铙过程中,铙随手转,手随铙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自然而然,铙柄就会在手心里转动。在曲牌某句的***后一拍,就可以转铙,如:平叉 平叉︱平叉 平︱的***后一个平,就可以转铙,转铙,可用四分音符的时间,顺势扬到头顶,但要转而不离(手)

抛铙:转铙是抛铙的准备,抛铙是转铙的必然,再转铙的基础上,搞抛离手,然后接住,就是抛铙。这一技巧难度较大,要训练有素, 万无一失,抛铙多高为宜,既要看铙手的熟练程度,还要看曲牌允许的时间,一般在一米五的高度为宜。

威风锣鼓培训--第五章:威风锣鼓的组合

威风锣鼓是群众性极强的文化艺术活动,参与群众之广泛,击奏艺术之高超,翻江倒海之气势,催人上进之激情,都是人************,激动不已,这是几千年来,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创造的结果,也是其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搞好组合,这是威风锣鼓成败之关键 .

为什么要搞组合?俗话说“百人百性”,在威风锣鼓队里,不管多少性,在这儿就一个性:“威风”威风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非常具体,威武之师,必须整齐统一,不仅鼓点齐、步伐齐、服装齐、动作齐、队形齐,而且情绪统一、快慢统一、强弱统一。要达到此目的,只有练,不是一个人练,也不是一个声部练,而要威风锣鼓队的四个声部在一起整体和练,反复苦练,这就是组合。

******节   念谱 背谱

一:念谱

现在的威风锣鼓曲牌都是按照简谱法记载的,念谱是基础,不但要念会,而且要念好,要念出阴阳顿挫,要按照节拍、音符、提示、念出节奏、念出韵律,念谱可以一人领念一句,大家复念,稍熟悉后,就可以齐念直至记牢背熟。

二:背谱

威风锣鼓不像其他乐队那样可以看着乐谱演奏,必须熟记熟背。威风锣鼓是其他事物一样,都有着自身规律,掌握了这一点,就会帮助你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一》   对应句式多,威风锣鼓里,多是下句对上句,或者理解为问答句,如上句是平平,下句则是框框,上句是平平 叉平 平 下句则是 框框 平框 框。

《二》   交错句式多,就是音符结构不变,只有锣钹的位置交换,如上句是:平匡 匡平

平匡 平,接着就是锣钹的位置互换成了:匡平 平匡 匡平 匡

《三》   蛇腿皮句式:即一句比一句少,接连递减,俗称“蛇腿皮”

如:一句,

︱平叉 平︱平叉 平︱平叉 平叉︱平叉 平︱匡匡 匡︱匡匡 匡︱匡匡 平匡︱

︱平匡 匡︱钹锣都是连着八拍,反复十六拍。二句就是:

︱平叉 平叉︱平叉 平︱匡匡 平匡︱平匡 匡︱三句就是:

︱平叉 平︱匡匡 匡︱。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能否认识它、掌握它、就好记了。

第二节:无器练习

无器练习,就是没有乐器的练习,既******念谱中的枯燥情绪,还要为拿乐器做好准备,也为了缩短和减少拿乐器后不可避免、短暂低噪音过程。它是由念谱到持器的过渡,也是提高学者兴趣的手段。

无器练习是以两手掌相拍代替钹钗,以两手食指击桌面替代击鼓或气体替代物,以右手[拍大腿,代替敲锣,先口念手敲并举,然后停止口念,纯粹手敲,联系中要分开声部,是谁的曲谱谁念谁敲,不要混杂。

第三节:练乐\合乐

一、练乐:练乐应分开声部练,对初学者来说,不受干扰,不受影响,条件不具备者,也应该分成两部分,一是鼓,二是锣钹铙。

鼓,应会两个曲谱,鼓谱要会,锣钹铙的曲谱也要会,应为鼓和锣钹铙要配合在节奏里,如果鼓谱打得很熟悉,却不知道锣钹铙到了那里,势必相互脱节,相互扯皮,所以一个好的鼓手,在威风锣鼓队里应该是一专多能的******手,记两种乐谱,并不是很难,也要寻找它的规律性,在威风锣鼓里,锣钹铙如果是八分音符、四分音符,这是鼓谱不是八分音符就是八分后十六分音符,当锣点***后一拍十四分音符时,鼓点一般是十六分音符,结束句鼓点则是四分音符,例如曲谱是:

︱平匡   匡平 ︱平匡   平 ︱

××   ×××   ×× ××××       那么鼓手就可以念为:︱平冬 匡平冬︱平匡 平冬冬冬︱

这样就把两种乐谱合二为一,好记多了。

锣钹铙在乐谱的交替中,交错进行,也不很难,交替进行比较容易,钹上句,锣下句,你问我答,虽然平淡,但较流畅,交错进行,略有难度,例如:︱平匡 平匡︱平平 匡匡︱平匡 平︱匡平 匡平︱匡匡 平平︱匡平 匡︱确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掌握了他的规律,也就化难为易了。在这要掌握两点:一是前半句是钹开头,钹是强拍,(只是第二小节第二拍没有钹),后半句锣照钹的路走就是了,二是钹手心中必须有锣谱,到锣点时,钹手的肘子略往下压,就代表了锣点,这样拍起来就不会乱了章法,反过来说,锣心中必须有钹点,到钹点时,锣手的手臂上去,挽一锣花,就代表钹点,即占用了空间,也不会乱了方寸,只有寻找规律,反复练习,定会掌握自如。

二、合乐:这是掌握威风锣鼓***关键、***重要的一项程序。因为各声部在练乐时,重点是:记谱、打会,不可能有深层次的练习和进一步的要求,而合乐就要达到队列表演前的任务。

那么如何练呢?首先练齐,因为练乐时各声部是分开练的,既没有合作的经验,更没有合乐的感觉,可说是七股八岔,这就需要把各种乐器击奏的快慢、音符统一在乐谱的节拍里,做到整齐统一,不管几十个人也好,几百个人也好,敲出来是一个声音,一个点子。

其次,练轻重缓急,威风锣鼓又他的喜怒哀乐,有它的阴阳圆缺,有它的阳刚之美,有它的抒情之娴,这一切,就要靠曲牌演奏的轻重缓急来体现,来完成。轻要如淑女拂袖,重如智擂槌,缓如仙女下凡,急如战马奔腾。

打击乐是有极限的,轻与重,缓与急,是相辅相成,相互衬托而言的,所以合乐一是靠手来体会,二是靠脑找感觉的,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老师要我们这样”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根据情绪的发展就非要这样”的理性认识。

再次 练激情,轻重缓急,是威风锣鼓演奏在手脑并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次飞跃,但这还不够,还要进一步的练情绪,练激情。

威风锣鼓的演奏,如果没有激情,即使能打出轻重缓急,也是干巴巴瘪皱皱的,没有活力。没有生命力,激情不能做作,要靠内心的思维,要靠朴实的感情,情绪才能真实,才能丰富,只有这样轻重缓急也才能真正有了“内功”。

***后练动作、练技巧、练段落间的衔接与吻合,威风锣鼓练到轻重缓急、有激情,还不算完美,还必须与动作、技巧结合起来,因为动作和技巧可刺激情绪的激发,情感的渲泄,又能带动动作技巧的发挥。

另外,段落的衔接、吻合,不容忽视,因为段落的衔接处一般有节奏的变换,另一方面也多是队形的变换之际,所以要把节奏卡死,把变换处牢牢掌握好。

威风锣鼓培训--第六章:威风锣鼓的队行

******节    什么是队形

队行俗称阵势和场面,也就是表演威风锣鼓时队员所站的位置和式样,是威风锣鼓表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区分声部,凝聚声部力量,有利于规范表演动作,施展各种技巧,也便于互相交流,抒发感情。他能烘托气氛,造成声势,能充分表达音乐情绪,体现威风特点,更能显示整齐、统一,给人以美感,

队形也是一种艺术,它是有人们生活当中习惯的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斗方形,梅花形等几何图案,组成各种画面,在家演奏起来,钹巾飞扬,槌缨领舞,衬以鲜艳的服饰,极富有观赏性。

第二节     队形的种类

队形可分为就地敲打,路行,场地表演三种类型。

一、就地敲打:大多依照声部, 自然的站成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圆形一般鼓居中心,锣手面向鼓围成半圆形,钹铙面向锣站在鼓的后面,方形,鼓站***底端,锣分两行面对的站在鼓的左右,钹铙相对站在前端,中心留有空隙,三角形鼓、锣、钹铙,各站一个角,一般鼓站上角,锣、钹铙面向鼓各站下面左右一角。

这三种对形,击奏起来没有队形变化,也没有表演动作,只有队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各种技巧的运用,其人数可多可少,乐器的比例要求也不严格,它适用于无场地条件的十字街口或一般热闹取乐。

二、路行,也叫游街表演,其对形是根据街道宽窄,将各种乐器按声部分成三大块,列成若干路纵队,一般锣在前面,鼓在中间,钹铙在后边,也有的鼓居中心,锣分在鼓的两边,形成一个方块,钹铙在后边。游行时,应选择四分之二拍的曲牌,反复击奏,边击边走,但也有的是,除鼓边击边走外,钹和锣在击奏长句时则是停顿下来,根据威风锣鼓曲牌呼应式的特点,便成了钹击锣走,锣击钹行,不论上述那种方法,如果到了宽敞区域或观众聚集的地方,则迅速的变成表演的队形,击奏精彩乐段,这种对形全部,局部均可,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所谓局部,就是某一个声部,摆成场地表演对形,进行击奏,如此把路行和表演结合起来,连贯起来,做到边击奏,边游街,边表演,切不可把曲牌的精华部分,走在路上敲打。

三、场地表演,包括舞台和广场,其对形应特别研究,前面说过,对形是一种艺术,既是艺术,就要有观赏价值,要富有变化,不能一图到底,因此,要根据乐曲的表现情绪,乐器种类,演奏技巧,服装色彩,队员调动和突出某个声部等情况,有计划的设计各种对形图案。场地的中心是主要表演区,凡是进入主要表演区的声部,一定要在曲牌进入高潮时,更加完美的表现本身的独特技巧,做到声情并茂,为保证曲牌核心的凝聚和完整,当乐曲进入精彩段落时,不能变换对形,以免冲淡音乐,破坏音乐情绪。既有变化,也是在为音乐增添气氛的条件下,一刹那迅速变换。

舞台表演,由于场地受限制,击奏人员较少,动作幅度不大,其乐器配备,按比例适当减少,比如二十个人的队伍比利是:4面鼓、10面锣、4副钹、2副铙,对形的大小,应根据场地,将各个声部的间隔距离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一般人与人之间的间隔距离以两米左右为宜。

第三节       怎么变换队形

威风锣鼓曲牌,分乐句、乐段,它反映着不同情趣,也都有各自的完整性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变换队形时,通常在击奏曲首或者曲尾句中进行,若场地过大,所击的拍数,不足以变换,可再反复,做到不慌不乱,恰到好处。

队形是威风锣鼓训练当中***重要的一道工序,在排练中先拉开队形,无乐试走,然后持乐练习,其步伐按节奏统一起来,但应由变化,或走步、或跳跃、或跨步,其方向或向前、或后退、或者左右靠拢,其位置次序,先远后近,繁而不乱,快而有序,队员交叉碰面时,向右互让,避免相撞。

进入队形以后,各种乐器要尽力发挥各自的技巧,运用不同姿势、动作、进行演奏,保持整齐、统一、干净、和谐。

威风锣鼓培训--第七章:威风锣鼓的指挥

建国前,威风锣鼓基本上没有指挥,一是人数少,一个锣鼓队一般只有二三十个人,还有十几个人的,没有专职指挥的需要,二是不表演,扎个场子就行,三是没有什么社会活动,只求自我娱乐,也就是没有提高威风锣鼓水平的动力。

只有朝山或祈雨时,大村大镇为了不被别的大村大镇的锣鼓队所干扰,被打乱,也由设指挥者,即一人拿一竹竿,上挂一正方形小旗,上写令或帅,名曰:召旗或召子,拍钹是随节奏摆动,以求齐奏,这就是***早的指挥。

******节  指挥的任务

随着时代的飞跃,威风锣鼓也在突飞猛进,尤其是十一届亚运会后,指挥,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

1、掌握威风锣鼓的节奏,威风锣鼓不论几十人,几百人都要打在一个点上,随着锣鼓曲牌的发展,轻重缓急,千变万化都要在指挥员的指挥下,统一节奏完成任务。

2、掌握威风锣鼓曲牌的情感。任何一个曲牌,都有它的喜怒哀乐,轻重缓急,这一级节奏的变化,情感的转换、发挥,都要靠智慧清晰、准确的指挥语言来处理与调整而完成。

3、调动演奏员的情绪,威风锣鼓曲牌所属的感情,是靠演奏员的演奏技巧及表演情绪的发挥来表达的,如“狗咬阵”,他的情绪是:激烈、紧凑,而演奏者仅仅加快了速度,并表达部了全部的内涵,还必须调动演奏员的兴奋情绪,达到精神振奋,眉飞色舞,这样演奏者才能“表里如一”的完成演奏任务。

第二节 指挥的艺术

指挥员要完成上述任务,就必须调动全身凡能表达情感的器官来传递信息,下达命令,

随着威风锣鼓队伍的发展壮大,人数少则五六十人,多则几百人,甚至更多,自然演奏者与指挥员的距离拉远,不宜看清指挥员的手势,为了全体演奏员准确无误的接收指挥员的命令,指挥员就增加了指挥旗,一红一黄,以求颜色鲜艳,传递无误。

一、手

1、手势,手是指挥的主要工具,手势是指挥的语言,通过不同的手势,要把曲牌的开始、强弱、快慢、休止、结束、反复以及曲牌节奏的变化,传达给演奏者,指挥时要双手并用,右手为主,左手为辅,右手自始至终已掌握节奏、速度的变化为主,左右除与右手配合协调外,还要弥补右手在特定情况下的不足。

2、预令。威风锣鼓是群众性的文化艺术生活,参与者的水平,掺差不齐,千差万别,在实践中,“预令”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预令”,就是开始的前的半拍,指挥旗就是指向需起奏的乐器,或者说,提前半拍,就提示应起奏的乐器,如:要提示钹,在○框 框锣的结束句***后一拍的后半拍,旗势已经指向钹,以示准备。

二、眼。

眼能传神,眼能传情,眼睛可以传递信息。一个好的指挥员,除准确无误的运用手势指挥外,好应有丰富的表情,传神的眼睛,根据曲牌的内容、情感、表达出兴奋欢乐,激烈紧促,优美抒情等不同的情绪要求,以求感染演奏者的情绪,调动演奏者的情感,使威风锣鼓的演奏更加完美。

三、形体。

威风锣鼓是一种粗矿、紧促而有庄重的鼓种,好像戏曲中的正剧,音乐中的严肃乐曲一样,指挥员及其指挥动作,应是英俊潇洒,端重大方,精神振作,形体协调,且不可缩手缩脚,胸无成竹,亦不可轻浮飘飘动作软绵,更不能摇头晃脑,卖弄风***。

形体,在情感转折,节奏变换,段落衔接,进入高潮,均可与双手配合加以强调,或猫腰或伸直,或分腿,或前倾,都是为了引起注意,渲染气氛,调节感情,以求表演更加完美。

四、线条。

线条是指手在指挥过程中的线与点,使人能看清你指挥的拍子、节奏、情感要求。一般来说,节奏紧凑,激烈欢快的曲牌,手势活动范围要小,萧条短促有力,干净利落,缓慢抒情的曲牌,活动范围要大些,线条要舒展大方。线条的大与小,软与硬,是相对而言的,要掌握适度,应以让全体演奏着看清指令,了解指挥员的意图为目的。

五、特点。

威风锣鼓的指挥与合唱、乐队的指挥又共同之处,但也有它的特点。

1、威风锣鼓的表演场地大,小则四五百平米,大则上千平米,所以指挥的手势略大,幅度也要大。

2、威风锣鼓击奏起来,汹涌澎湃,排山倒海,气势宏大,所以指挥的手势要短促有力,

3、威风锣鼓用的乐器,均无固定音高,节奏简单,一般没有延长记号,

所以指挥除完成前面所述的任务以外,把队员的情绪调动好,气势调动好就可以了。

威风锣鼓培训--第八章:威风锣鼓基本功

要打出威风锣鼓的特色及其风格,除了掌握演奏技巧和各种姿势、动作以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基本功,才能做到适应需要,持之以恒,随心所欲,击奏自如,那么,威风锣鼓有那些基本功呢?


一、乐感(即节奏感)

这是对音乐艺术的基本感觉和反应能力,一个队员的乐感能力强弱与否,对表现威风锣鼓的独特风格,至关重要。所以,要加强音乐修养,培养自己的乐感,当接触到一个乐曲后,要认真琢磨它的节奏、强弱、速度以及感情、风格、特点。刻苦练习,通过乐器击奏,自我陶醉,抒发情感,把它准确而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反应能力就是一种基本功。

二、手功、腕功与臂功

威风锣鼓的每一件乐器,都比较粗笨沉重,又是由双手来操作,不仅要有相当的力度,而且还带着规范化的动作、舞姿、灵活地显示各种技巧、坚持正确的、连续地进行表演,这样就给双手、腕子、两臂增加的负载力,因此,没有一定的功夫,时难以适应要求,难以完成好这一任务。

手、碗、臂三者的作用及其关系是:手时操作乐器的,腕子时牵动着双手,灵活巧妙的表现艺术,产生美感。所以人们常说:锣鼓敲好,手腕要巧,鼓槌要弹,手腕要软。臂的动力,它可以在跌宕起伏中控制力度,稳定节奏。由这么一个要领:大臂带小臂,小臂带腕子,腕子带动手,说明了三者的基本功缺一不可,

三、眼神

眼神也是一种基本功,艺术界人们常说:感情表现在脸上,突出变现在眼上。说眼神的重要,所谓眼神,并非瞪大眼睛,而是透过目光反映心灵深处的感情。一般要求,眼睛要与乐器相照应,做到手到眼到,要和指挥传递感情,对击时要互相交流,表达激情,所以,在演奏时不能眼睛闭合,不能两眼发呆,不能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要充分发挥好眼神的作用。

四、腿功

威风锣鼓的演奏,要求大起大落,稳健有力,动作则相应地粗狂豪放,而爆发性的强烈音响,自然要求演奏者的两腿随着节奏上下颤颠,这种颤动,已成了威风锣鼓的基本韵律,同时,表演者还要又好的身段,身段美不美,全看两条腿,要运用好各种步法,做出各种姿势,都需要腿的功夫,去稳当地支撑身躯,自如地表现各种技巧,充分的抒发感情,所以,腿功也是集体艺术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功。

怎样才能练好基本功?一、要下苦功、越累越要练;二、要坚持,除了在训练期间在课堂s行认真练习外,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无器练习。做到“曲不离口,槌不离手、两手当钹击、两腿当鼓奏”。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手机号:15003574777
固   话:0357-3033333 
联系人:张勇
地   址: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榆东村 晋南锣鼓文化园
扫码关注
在线报名
Online registration
您的姓名:
您的手机:
您的留言: